最近看了个新闻,心里觉得五味杂陈的。
事情的起因是这样,一个11岁男孩的妈妈给孩子准备生日礼物。孩子从早盼到晚,终于晚上回家的时候见到了自己的“礼物”。
礼物是家人们准备的一个精致的生日蛋糕,但是蛋糕的顶部,却插满了课本,孩子看到之后崩溃大哭。
孩子妈妈解释道,只是因为孩子马上要期末考试了,想提醒孩子不要只顾着玩乐,没想到孩子会有这么大反应。
我想,多年之后孩子回味起这一刻,这个生日,应该也是带着淡淡苦涩的吧。
其实,想让孩子认真对待学习生活是无可厚非的。但是,有些家长不正确的引导,才是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的源头。
“一本《三国演义》拿给他看,半小时看了第一章,过了半个月我看看进度,还是在第一章...”
“其实也不是孩子不想读,有些字不认识,一个章节连蹦带跳的读完,大致故事是什么都不知道....”
说起孩子不喜欢读书这件事,很多家长话匣子就拦不住了。
我的朋友小帕家就是这样,她的孩子刚刚十岁,正是需要大量阅读和学习的时候,但是孩子只要一坐在书桌前就如坐针毡。
小帕急了,对着孩子一顿催促训斥,孩子感觉到压力,就能认真学一会。但是一到学校,老师布置一下阅读任务或者精读任务,孩子就变得更拖沓。
“我其实字都认得,但就是不想读..”孩子这样解释到。
我想,孩子说的也是实话,他确实需要“我不愿意做”的体验。
毕竟在家里,他完全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。
爸妈的时刻紧盯和催促,会让孩子失去向内探索「内驱力」的机会。
相反,他的精力全部都用在向外对抗父母的催促。
但其实,阅读这件事,是充满乐趣的。
上语书田·寒假精品读书会,致力于让每个孩子爱读书、会读书、读好书。
我们针对一到三年级和四到六年级的孩子,精选了《敦煌奇幻旅行记》和《三国演义》两套书。这个寒假,让孩子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。
每一套书,我们都匹配了相关的书籍百科,让孩子在读书的同时,了解书籍创作背景,对话历史人物。把书中讲述的跌宕起伏的故事给孩子“剧透”一下,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,提高孩子向内探索的“内驱力”。
与此同时,我们还准备了书本相关的拓展游戏和拓展知识,把晦涩拗口的名称融合进大富翁游戏,把精彩片段的情节分角色“验出来”。读书同时,还能通过有趣的知识拓展,了解相关的地理、文化、政治知识。提高孩子综合能力,让孩子不再有“畏难情绪”。